首页 > 地方动态

和美新图景 共话丰收情——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节庆活动综述

日期:2023-10-08 09:49 作者:徐锋 来源:中国农村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秋分日,丰收时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

  9月23日,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横岗社区举办,今年丰收节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 

  

   内容广、形式新、丰收节来了 

  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设立的,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年。           

  “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9月22日,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尤其是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丰收节内容广泛形式创新、特色明显、亮点多多,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深入谋划、全面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筹办,市场主体踊跃参与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运用现代品牌传播理念,首次建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视觉识别系统(VI),创作了《和美乡村》主题歌,用艺术注入内涵,用设计点亮丰收,全面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品牌影响力、传播力。 

  

  全国主场举办了1+9的10项活动,组委会指导的丰收节晚会、金秋消费季等10余项重点活动,各成员单位组织了系列丰收节庆活动,各地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在组委会指导下,主场活动和系列活动外,各省市还组织了“1个主场+N个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各地举办节庆活动已超3000场次。 

  丰收节来了!大江南北共度佳节、长城内外共庆丰收,从西北高原到东南沿海,从辽阔的北疆到富饶的南国,神州大地“丰”景如画!三江平原的稻谷金黄,黄河两岸的高粱艳红,长江珠江稻熟鱼肥,西南西北瓜果飘香……到处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丰收场景,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大力量 

  庆丰收促和美享丰收喜悦 

  人间最美是金秋,五谷飘香乐丰收 

  金秋时节,中华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深情问候,让亿万农民和三农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干部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贺信提干劲、鼓心劲,将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咬定青山不放松、砥砺奋发加油干,向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前行。 

皖南晒秋“画”丰收   新华社 

  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李殿友今年种了200余亩水稻,受8月强降雨影响,有20亩受灾。在当地政府和农技人员帮助下,抢排积水、喷施叶面肥,稻谷长势基本恢复。“每年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都给我们发节日祝贺,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李殿友说,还有几天就能收割了,要尽最大努力把损失“抢”回来。 

  河南省西平县杨庄乡仪封北街村种粮大户赵严杰说:“总书记和俺们心贴心。今年收麦的时候遭遇了连阴雨,小麦抢收晾晒后,我们压茬推进抓紧种上了玉米。总书记这么重视粮食生产、关心农民,我们要下力气多打粮、打好粮。”赵严杰说,目前自家玉米长势不错,“我已经跟农机合作社约好收割时间了,我这心里踏实了”。 

  庆丰收,促和美。今年丰收节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全面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图景。《和美乡村主题歌全国主场活动现场唱响;由中央农办举办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展示活动,不仅有“千万工程”二十年成果展、粮食丰收主题展,还有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实践的典型案例展;在主场举办的“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不光展示最新科技装备、优质农产品和技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还在主场南侧的稻田里还现场展示智慧农机收割场景,吸引了众多农民群众驻足参观…… 

  各地农民群众以节为媒,庆丰收、展丰收、乐丰收、享丰收尽享丰收的喜悦“总书记提出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这正是我们的盼望。”谈到丰收节,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鲁黑村党总支副书记方兴杨高兴地说。丰收节期间,甘肃、广东、河北、江苏、福建等地也结合丰收节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讲,抒发农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情感。 

  年来,丰收节化风成俗,成了亿万农民庆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的盛大节日,丰收节全面展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丰收景象、和美乡村美丽画卷、农民生活幸福图景丰收故事、农民故事、乡村故事借助节日平台被广泛推送传播。节日期间,既有教育、文旅、体育等领域的特色庆丰收活动,也有普法、义诊、慰问、科技帮扶、文艺演出等送温暖活动。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发出《中国农民丰收节惠农助农倡议书》,得到了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广泛响应,推出了一批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的强农惠农助农措施,助农业丰收、农村富裕、农民幸福 

  腰包鼓、生活美展乡村新画卷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今年,丰收节活动聚焦农业需要、农村需求、农民关注,进一步下沉到基层,走进了农民生活,走进群众心里 

  这是一届内容形式守正创新的盛会。安徽芜湖主场,吉祥物“和和”“美美”随处可见。农民代表登台展农品、各地农民通过视频报丰收,多样的歌舞、戏曲及民俗表演,现场揭晓了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举办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展、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中国农耕文化展、乡村美食品鉴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贺丰收在内蒙古、广西、贵州,乡村美食推广、乡村趣味比拼、乡村歌舞等庆祝活动热闹非凡正值秋粮收获的黑龙江举行了全省秋粮收获集中开镰仪式启动,一声令下,处处机车轰鸣马达声声,演绎着龙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在海南、云南、陕西、江西,“云庆丰收直播间”活动,全网全国连线直播庆丰收;在重庆,丰收节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传统手工收谷大赛等劳动生产技能比赛,让围观的群众连连叫好……广大农民在田间地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丰收之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神州大地 

重庆秀山:趣味运动会庆丰收    

  这是一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盛会。今年的丰收节在科技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继续重点发力。在全国主场的新装备展示区,一台新式抛秧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秧苗既不手插、也不机插,从空中向农田抛去,由于泥土的重力作用自然掉入农田中,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秧苗损伤率低,该机器目前在湖南、江西、吉林、安徽等地推广;黑龙江抚远市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冷水鱼、蔓越莓、水稻种业创新,加强农业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农业品牌,阿津怡鱼子酱等9款产品获得“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使用权;在山东省丰收节主场活动举办地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华葫芦文化园,冠县灵芝种植大户曹子英带来了直径1米,重10多公斤的“超大个”灵芝参展。目前,冠县有灵芝大棚1万余个,从业人员过万人,年产值超20亿元;四川、河南、内蒙古、北京等地还组织了农技推广、复合种植等活动,切实让让农民群众“富脑袋”,掌握丰收“金钥匙”。 

西藏曲水:青稞丰收 

  这是一场活跃城乡市场的盛会。9月8日,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起启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旨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宣传推介农业品牌,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农民增收。此次金秋消费季活动将持续3个月,预计吸引50多万商家参与。2018年以来,金秋消费季已成功举办5届,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超800亿元。去品一品新疆额尔吉斯河出产的雪蟹和三文鱼、尝一尝陕西大荔县生产的板栗红薯、到海南品尝地方特色的热带农产品、到广西桂平吃一碗螺蛳粉、到河南巩义市围观一下“河阴石榴王”的拍卖……各地充分发挥丰收节庆效应,实现城乡互动,丰收共享,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广大城乡居民踊跃消费。 

  这是一场展示农民风采的盛会。农民才是丰收节的主角。在芜湖主场,来自安徽太和的种粮大户以及吉林长春、浙江吉安、山东栖霞等地的农民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传送丰收捷报、现场评选出了“全国十佳农民”,乡村美食推广活动推出了百名乡村大厨、百道乡村特色土菜,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活动中,吸引了全国19个省区市的近300名农民选手参赛,来自全国各地搞的首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手艺人——泥塑制作、手工剪纸、编织、刺绣“顶尖”能手现场展示精妙技艺。福建龙岩、湖北黄冈、山东济南等地也组织了摄影视频大赛、趣味运动会等项目。……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农民风貌,激发广大农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和农业强国建设    

河北肃宁:农民趣味运动会庆丰收 

  开局年、起步年行稳致远根基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丰收时节话丰收,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今年,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过了秋分的田野里,已经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吉林通化,18.5万亩早熟品种水稻收获完毕。今年,通化的水稻标准化种植面积和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同时,推广使用11项水稻生产先进技术,保证了稻米产量和质量;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山西长治通过技术改良,在冬播谷子时铺上可降解的渗水地膜,能够把秋季土壤里的水分有效锁住,让种苗顺利生长;在江西南昌,有10万多亩地块存在取水困难,以往只种植旱地作物,今年当地大力推广耐旱水稻品种,让农户种粮有保障;河北沧州的430万亩盐碱地上的作物也陆续成熟。今年当地在土壤改良的基础上,筛选出高粱、油葵等多个耐盐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主产县整建制推进,重点推广耐密品种、高性能播种机,并配套精准肥水调控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上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约3663万亩。 

  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派出20多个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赴河北、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省份指导落实防汛抗旱关键措施,中央财政及时下拨18.9亿元资金支持灾区抗灾救灾,下拨24亿元玉米大豆“一喷多促”一次性补助资金,对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予以补助,促进壮苗稳长、灾后恢复、灌浆成熟、单产提升。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同比增加约700万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目前秋粮陆续开镰收获,丰收在望。 

  “米袋子”“菜篮子”既是民生关切,也关系农民收入。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鹤龙湖镇,2.2万亩螃蟹养殖基地迎来丰收。“我们合作社今年养了200亩螃蟹,产量在2.5万公斤左右,销路很不错,大家盼着能增收。”村民姚若辉和蟹农们站在船上,把沉甸甸的蟹笼从池塘里提起,带这期许和自信的笑容说 

  汗水,是对土地最朴实的滋养,也蕴涵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收,是对辛勤耕耘最好的致敬,也积蓄着创新前行的力量!丰收,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夯实了根基。我们丰收礼赞为辛勤劳作的广大农民朋友点赞,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喝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引吭高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亿万农民群众和“三农”领域工作者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一个个淳朴而生动的故事,在青山绿水间持续书写;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新闻